《网络空间安全》刊登论文咨询:QQ 1466817369
我国IPv6地址资源储备位居世界第一;
IPv6活跃用户数达5.51亿,占我国全部网民数的54.52%;
LTE核心网IPv6总流量达12.81Tbps——
“IPv6+云网”为应用打好技术安全底
——写在“第六期IPv6+产业论坛”召开之际
“第六期IPv6+产业论坛”作为“2021 年中国(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重头戏”,如期于2021年9月2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与往届一样,论坛由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办,邀请了全国数十位行业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就我国IPv6产业政策、战略和实践,深化产业共识,促进“IPv6+”在全行业的创新及落地,如何进一步推动IPv6网络加快规模部署,诸如一系列话题进行了探讨。
但是,今年的探讨,却与往年有一个特点非常明显不同的大前提,那就是“IPv6+在数字经济场景下”的未来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IPv6作为替代IPv4的新一代IP协议,如今谈论起来,不仅是简单地认知在满足“海量地址分配需求”上,而在互联网时代是可以满足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海量地址分配需求上,是万物互联必须的技术,是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即“IPv6+”上。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基于IPv6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技术研究。开展‘IPv6+’网络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展现IPv6技术优势”。截至2021年8月,我国IPv6地址资源储备位居世界第一; IPv6活跃用户数达5.51亿,占我国全部网民数的54.52%;LTE核心网IPv6总流量达12.81Tbps,比上月增长28.37%,占LTE全网流量的19.67%。
在互联网时代,IPv6+是面向5G和云时代的智能IP网络,包括以IPv6分段路由、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新型组播和应用感知网络等协议为代表的协议创新;包括以网络分析、自动调优、网络自愈等网络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基于IPv6+技术底座打造的云网解决方案,具备多云连接,保障体验, 简化运维、一网多用能力,向上联接云,向下联接万物,将智能和算力输送给企业,打造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数字底座。
正如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在 “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应用创新 ”主题发言中所说,IPv6构建了万物互联的基础网络,“IPv6+”全面升级IPv6技术体系,提供了满足千行百业应用需求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助力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同时牵引整网IPv6流量提升。
《网络空间安全》刊登论文咨询:QQ 1466817369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韦乐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为发展何推进IPv6规模部署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为此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田辉强调,我们要借机建设生态良好的IPv6产业体系,打造优势发展的IPv6+创新体系,构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底座。

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田辉
就IPv6+技术发展而言,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结合中国联通的应用实践,在 “中国联通基于IPv6+技术的算力网络研究与展望 ”主题发言中表示,中国联通将坚持技术和商业双轮驱动,积极构建基于IPv6+的算力网络底座,推动云网融合向“算网一体”迈进。同时,他强调,面向智能时代,着力增强网络的内生数字化服务能力,网聚生态,基于“1+N+X”打造算力网络体系,创新SID即服务(SID as a Service)。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 唐雄燕
同时,华为城域路由器领域总裁陈金助从“IPv6+赋能智能云网,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角度呼吁,基于IPv6+技术底座持续创新,打造云网解决方案,通过网络可编程、切片可运营、云网服务化和安全可增值,实现智能云网4大能力“升级”,为运营商和行业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打造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数字底座。
《网络空间安全》刊登论文咨询:QQ 1466817369

华为城域路由器领域总裁 陈金助
最后,在与会嘉宾强烈要求下,共同发起了“IPv6+云网,赋能数字经济”的联合倡议,一致倡议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设好IPv6产业生态,打造好IPv6+创新体系,服务好各行各业,为数字经济构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底座。
与会嘉宾共同发起“IPv6+云网,赋能数字经济”的联合倡议
《网络空间安全》刊登论文咨询:QQ 1466817369
链接:
为“IPv6+云网”新基建大行业应用献计献策
在“第六期IPv6+产业论坛”上,安徽电信、广东移动、北京联通、上汽集团乘用车联合上海电信也分享了各自基于IPv6+技术实现云网融合的实践经验。
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王维,介绍了安徽电信三新“新方法、新技术、新商业”,从制定云网能力标准,云网能力评估,云网新技术验证、云网体验模型和商业机会点挖掘等多个层面进行构建安徽电信的云网安能力底座。
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计划建设部副总经理沈文凯分享了广东把云和网络这两个基础设施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云网业务的一体化供给,同时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融入智能化能力,实现云网业务的灵活编排和可视运营,提供电商式的客户体验,助力产业数字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IP技术专家秦壮壮介绍了北京联通以IPv6+为基座向未来目标网络演进,以生产实践推动IPv6+落地,如何为产业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汽集团乘用车数据及信息系统部总监强斌分享了云网创新实践,如何赋能工业制造,并携手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企业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孙欣共同发布了《IPv6+工业智能云网技术白皮书》。
《网络空间安全》刊登论文咨询:QQ 1466817369